...

厉晓岚

2025年6月PMP认证®考试

2025年3月,感觉工作遇到了瓶颈,项目总有点“按下葫芦浮起瓢”的意思,心里没底。于是,我报名了交大慧谷的线上PMP培训班,想系统学学项目管理到底该咋整。
以前做项目,有点像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需求变了?大家临时开个会“拍脑袋”决定。出问题了?赶紧“救火”,忙得团团转。团队配合?主要靠个人关系和刷脸。虽然也能完成,但总觉得累,而且说不清道不明。
周六成了我的“充电日”。每周雷打不动坐在电脑前上课。当老师把《PMBOK指南》里的框架摊开来讲,我眼前一亮:原来项目管理有这么多“门道”!它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艺术,更像是一门讲平衡的科学——时间、钱、质量,这三样就像凳子的三条腿,少了哪个都不稳。老师强调“计划好了再干,干了还得盯着看效果”,这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以前很多“手忙脚乱”的根源。
线上学习,全靠自觉。白天忙完工作,晚上还得啃书、看流程。周末朋友聚会也推了不少,就为了多刷刷题。最难的不是背那些输入输出(虽然也挺多),而是改变自己做事的老习惯!以前觉得自己“灵活应变”是优点,现在看其实是计划没做足;以前习惯自己说了算,现在明白让团队一起使劲儿才更高效。这个过程挺煎熬的,幸好有线上班级群。深夜里看到老师答疑,同学们分享怎么用“番茄钟”集中精力、怎么整理错题本,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
6月15号走进考场,有点紧张。考完就是漫长的等待,直到7月15号晚上,手机“叮”一声,看到通过的邮件,心总算放下了!
这张PMP证书,对我来说,最大的收获不是纸本身,而是脑子里装了套“新系统”。现在接到项目,我会本能地先按照敏捷方法,找出最关键的步骤提前盯着,心里更有谱了。跟团队有分歧,会想着一起商量找共赢的办法,而不是简单让步或者硬压。跟领导汇报,也会试着讲清楚为什么做、有啥好处,而不是光说“我觉得行”。
这次学习像给我装了个“导航”。它让我知道,面对项目的“一团乱麻”,是有方法理出头绪、找到方向的。虽然以后肯定还会遇到困难,但心里有了一套“靠谱的工具箱”,感觉踏实多了。这趟线上学习的旅程,值了!
感谢慧谷的各位老师!